全媒体记者康冀楠
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事关老年人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固然重要,但其精神和心理需求也不可忽视。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人忙于事业,难以顾及老人的心理健康,致使部分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除子女外,社会各界也应该用爱填补老人的精神“空巢”,让老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资料图片)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这是著名歌曲《常回家看看》的歌词。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似乎很难实现。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市民张玉英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天气晴好时,张玉英搬上一把凳子,在大坑沿街路边一坐就是半晌。张玉英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过节时才回家。6月12日,当被问到一个人生活是否难熬时,张玉英说:“也没啥,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天气好的时候出去散步,和别人聊聊天,一天很快就过去了。”由于眼睛不舒服,加上血压偏高,张玉英晚上很少看电视,20时左右便睡觉了。“我有时候睡不着,就会想年轻时候的事,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张玉英说。张玉英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老朋友来家做客。她说:“她们一来,我就不想让她们走,非要让她们待一天才行。有人陪着说话的感觉真好!”
紫云台小区居民吴桂芳的老伴前年因病去世,儿子在四川成都工作,每年只有春节才回家待几天。“我不爱出门,除偶尔和老同事逛街外,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在家看电视。家里的电视机从早开到晚,我做家务时也开着,就为听个声音,让家里面有点人气。”说起自己的独居生活,吴桂芳叹了口气。生活中,像吴桂芳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一些老人因子女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逐渐陷入精神“空巢”状态。独居老人除内心孤独外,还特别害怕生病和被人遗忘。
有些老人虽然与儿女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缺乏沟通交流,精神上也处于“空巢”状态。“儿子、儿媳上班,孙子上学,家里空荡荡的。我平时没什么爱好,只能在这看来往行人打发时间。”6月13日上午,记者在迎宾路附近环城墙公园遇到坐在长椅上的周爱军老人。周爱军告诉记者:“我虽然跟孩子住在一起,但毕竟有代沟,一天到晚我们也说不上几句话。”像周爱军这样在公园里打发时间的老人,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不少,他们大多退休在家,虽衣食无忧,但饱受孤独寂寞之苦。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仅是其个人的事,还是关系千家万户、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
随着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体越来越壮大,老年人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孩子长大后出国学习、外出就业,使得家庭小型化、“空巢”化,这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仅在生活上“空巢”,精神上也出现“空巢”。
“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体机能就会退化,而且社会角色也发生转变,很多老年人适应不了,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疾病。尤其是独居老人,人际交往较少,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刘建平介绍,虽然引发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受关注、缺乏交流是很多老年人患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
与有家人陪伴的老人相比,独居老人在心理层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他们大多情绪低沉、性格敏感,而且缺乏安全感。由于长期内心压抑,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越发突出,严重缺乏幸福感。”刘建平告诉记者。她介绍说,老年人年龄越大,就越需要有人陪伴。子女不在身边,无人陪伴,感情无处倾诉,老年人难免会出现孤独的情绪。尤其是遇到困难时无人帮忙解决,更容易陷入无助状态,有时还会感觉生活缺乏希望,甚至会自卑、自责。在上述心理作用下,很多老人经常失眠,最终引发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
如今,人们普遍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一些人认为,让老人吃饱喝足再给点钱就可以了,对老人情绪上的波动并不关注,等到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晚了。因此,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对老人来说,除子女的陪伴外,他们还可以通过社交、娱乐活动等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满足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不仅是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的需要。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更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我市高度重视老年教育事业,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用文化成风化人,大大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有关部门扎实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政府购买演出、河南省舞台艺术送农民、中原文化大舞台、“欢乐周末”、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城市社区电影放映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有效满足了不同群体尤其是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需求,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关爱独居老人,本报策划组织的“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已经开展了10多年,为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送去了温暖。今年春节前夕,为了让独居老人感受到春节的温暖,本报与合作伙伴为他们精心准备了新春礼物。一声新春快乐、一副春联、一份美味丰盛的年夜饭礼盒,让独居老人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让老人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精神不再“空巢”,我市一些社区积极组织辖区老人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以禹王台区禹南社区为例,逢年过节,该社区都会组织老人开展各类活动。平日里,该社区工作人员经常看望社区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此外,该社区还专门开辟多功能活动室、棋牌室、阅览室等,为老人提供活动场所。在顺河回族区开化社区的“邻里春风”党群服务中心,社区舞蹈队有排练舞蹈的舞蹈室,银发老人经常在书法室里“挥毫泼墨”。该服务中心建成后,最高兴的就是社区3000多名老人,他们有了休闲娱乐的场地,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采访中,不少老人表示,自己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慰藉。独居老人要培养兴趣爱好、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勇于寻求帮助。此外,有关部门应多开展一些关爱老年人的活动,例如协调高校学生、义工组织、热心人士和独居老人“结对子”,让老人时刻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还可以请心理咨询师为独居老人消除“空巢”带来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对有需要的“空巢”老人进行心理疏导,真正做到关注他们的精神健康,把关爱和温暖送到老人心坎上。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